邯鄲市太極拳運動促進會
地址:邯鄲市叢臺區
電話:18631091909
Q Q:458824828
Email:458824828@qq.com
太極十要——淺談分虛實
王宗岳歌訣中有“虛實宜分清楚”之語,太極拳為什么要分虛實?虛實的本質是陰陽,而陰陽的根本離不開陰陽相濟、消長和轉化,所以,分虛實的原因也離不開虛實相濟、虛實消長和虛實轉化。
虛實相濟是陰陽相濟的一種形式,陰陽相濟是事物存在的根本,陰陽平秘是其核心內容,陰陽平秘就是陰陽維持平衡。中醫的根本就是維持人體的陰陽平衡,人體只有陰陽平衡,才是健康的體況。人體這樣,世界萬事萬物都是這樣,太極拳也是這樣,太極拳必須分虛實的根本就是為了維持虛實平衡。 楊班侯拳訣《虛實訣》中有一句話:“虛實自有實虛在”說的就是要平衡虛實。這句話中“虛實”的“虛”和“實虛”的“實”都是古漢語的使動詞,“虛實”的意思就是要使實的變虛;“實虛”的意思就是要使虛的變實,這樣虛實就平衡了。就象在一個地方各處氣體濃度不一樣,也即氣體各處有虛實,氣體必然要從濃度高處向濃度低處擴散,氣體濃度低處必然會容納從濃度高處擴散來的氣體,這也是一種“虛實實虛”的現象。這種現象,《內經?靈樞?癰疽》稱為“從虛去實,從實去虛”,《靈樞?官能》稱為“補虛瀉實”。 “補虛瀉實”這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治則和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個重要法則,也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法則,《柔克齋太極傳心錄》記載葉大密先生就明確指出:“針灸有迎瀉隨補之法,太極推手亦然”,葉還將推手之法總結為“逢虛必補,逢實必瀉,平補平瀉”等。 如以手臂為例,以“主要攻擊”為參照,在野馬分鬃拳式中兩手一左一右方向相反、一手上挒為實宜虛﹙瀉﹚,一手下采為虛宜實﹙補﹚,所以,全身勁力發泄在上挒一手即瀉,下采一手不發泄勁力為補,兩手虛實就平衡了,外挒一手就感到順遂得力,如果沒有虛手協同配合,挒手就會感到別扭和不得力,身體重心就會感到不穩定,這也就是楊班侯拳訣《十八在訣》中“挒在兩肱”之意。 再以攬雀尾按為例,以“攻擊”為參照,兩手前按為實宜虛(瀉),身體后撐(即“挫后”,也包括了“命門后突” )為虛宜實(補),所以兩手向前發泄勁力(瀉),身體后撐沉著有內在向后向下的勁力 (補),也就是拳經所說的“發勁須松靜沉著,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再以太極拳起勢為例,以“實施武術目的”為參照,兩手前上提為實宜虛而發泄勁力,全身沉氣連同腳下沉為虛宜實而承擔體重并蓄勁,上下對撐,即拳經所說的“有上即有下”
由此可見,太極拳分虛實不是為了分虛實而分虛實,而是為了保證身體重心穩定、全身內在反映符合武術需要與協調等也就是“虛實相濟”而分虛實。這些情況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于是就用“分虛實”來加以概括了。
陰陽有相互消長和相互轉化等變化,虛實也有這樣的變化,太極拳的虛實常表現為“彼虛我實”、“彼實我虛”等消長變化,比如沾連粘隨的“隨屈就伸”就是這樣虛實消長的表現形式;其中“彼虛我實”中的“虛”常指對方的薄弱處或背勢等,“實”則常指我難以覺察的控制或攻擊等;“彼實我虛”中的“實”常指對方的攻擊或順勢等,“虛”則常指我柔軟的引化和防守等。
在太極拳推手中,“彼虛我實”、“彼實我虛”是重要的法則,如推手中甲按乙,即甲實,但甲很可能某些部位出現了可乘之處即虛,乙一方面不頂不抗地順從甲的力引化甲的進攻即虛,另一方面不失時機地對甲可乘之處實施了威脅性的控制即實,從而破壞使對方形成背勢,破壞了對方的進攻,整個動態是以虛應實、以實對虛;又如推手中,對方出現了散和癟的部分,即出現了虛,我就應隨即象填空一樣進行占據控制即為實,不讓其白白空著,而對于對方對我有威脅的勁力強盛部位,即對方的實,我則既被動又主動地隨其而動讓其落空,使得對方控制的目的不能得逞;這些都是虛實消長的表現形式。 “緩應急隨”和“忽隱忽現”也是太極拳虛實轉化的主要形式,由于虛實的本質是陰陽,所以虛實轉化也必然受“陰極生陽,陽極生陰”和“物極必反”等法則的支配,比如以體重支持腳為實,當身體重心受到外力(即實)的作用影響到腳,實腳就是實而復實,就必須能夠實極變虛,比如身體重心垂線“如皮燃火”般“自爾騰虛”地“急隨”著轉移到另一虛腳而使另一虛腳變實,如果此時兩腳虛實不能“忽隱忽現”地變化而“干于填實”,那就是太極拳經典《楊氏老譜?太極輕沉浮重解》所說的犯了“雙重”之病,身體重心穩定即太極拳的根本“中定”就必然遭到破壞。所以太極拳要求虛實既能夠“緩應”地變化,又能“急隨”(包括“忽隱忽現” )地變化。 對于敵方,太極拳則要求使其實之再實、虛之再虛。因為“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中任何一方失去了另一方,陰陽也就破壞了。這就是《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說的“陰陽離決,精氣乃絕”。楊班侯拳訣《虛實訣》則表述為“實實虛虛攻不空”,“實實”的意思是使敵方的實更實,“虛虛”的意思是使敵方的虛更虛,從而破壞敵方的“中定”?!肮ゲ豢铡钡囊馑硷@然就是攻擊不會達不到目的。比如我受到敵方攻擊(即實),我以虛引化,使敵方“進之則愈長”,從而使敵方的攻擊目標無限制地延長了,也就是實之再實而“落空”了,其向后的虛也變為了向前的實,于是根腳動搖,“中定”就被破壞了。這就是“實實虛虛攻不空”的一個例子。 太極拳之所以要分虛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己方虛實平衡從而“中定”得到保證而使敵方虛實不平衡,從而達到“我順人背”從而充分發現人體在武術中的作用。必須指出的是:“虛實”是古人宏觀整體抽象論析具體事物的語言工具,是先有具體后有抽象,其普遍性是有一定適用范圍的,不是絕對的、無限的,不能先抽象后具體地倒推理,也不能死搬硬套亂推理,就如絕對真理總是存在于相對真理中,沒有獨立的離開相對真理的絕對真理一樣。因此不能以書呆子的方式套用“虛實”,也不能將氣功鍛煉的“虛實”都搬用到太極拳中來,不然就是自誤和誤導了。
- 上一篇:試論“松圓勻順整”
- 下一篇:淺談一下“太極”及“太極拳”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