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太極拳運動促進會
地址:邯鄲市叢臺區
電話:18631091909
Q Q:458824828
Email:458824828@qq.com
試論“松圓勻順整”
本文作者拳照
“松圓勻順整”是楊式太極拳班侯支系傳人,楊班侯親外孫白忠信老前輩學習前人拳理拳論結合自己多年練拳教拳實踐總結提出的學練太極拳的方法要領。經王長興老師的再傳,該方法要領已為邯鄲市太極拳研究會廣大拳友所接受并成為該支系太極拳的突出特點。為使更多的拳友了解掌握這一方法,我們根據王長興老師的指導,結合自己的學拳練拳感悟,現對“松圓勻順整”進 行一些簡單分析。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方家批評指正。
松。松是太極拳對身法的基本要求,也是初學太極拳者面對的第一道難關。概括地講,松是指全身各關節、肌肉、筋腱的放開、放長、放松和精神的高度松靜。拳論上關于松的論述很多,如“腹內松靜氣騰然”、“發勁須沉著松靜”、“此其轉換則在乎松肩”,楊澄甫太極拳十要中有“松腰”等等。
當年楊兆鵬(班候之子、白忠信之舅)南下教拳時,白忠信前輩曾想跟去開闊些眼界。楊兆鵬也愿意身邊有個人當幫手。但由于父母反對,白忠信前輩未去成。臨行前(相當于生離死別之際)楊兆鵬對白忠信交待:不管別人怎么說,你一定要從松柔上找、從松柔上下功夫;松是松不過頭的,練到啥時候也得松。從這個小故事中可看出楊家是把松視為練好太極拳的首要秘訣的。
著名楊式太極拳傳人李雅軒后來又突破前人“松而不軟”的論斷,提出“大松大軟”,把對松的理解引向了更深的層次??梢哉f沒有松、學不會松,就學不會真正的太極拳。因為太極拳最根本的屬性就是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小力勝大力;而做不到松就做不到靜、做不到柔,就克服不了肢體動作的僵硬、遲滯、笨拙,也就談不上輕靈活潑,順隨圓活,更談不上聽準對方勁借力打力。
具體講,做到松后一是可以使自己不僵硬、不撐勁,也才可以不頂。松是給別人路,是吞,是舍。二是可以轉換靈活,有利于式與式之間的變化。剛變柔、柔變剛需要松;虛與實、進與退、靜與動的轉換都得靠松來完成。三是可以聽清對方勁路。太極拳的長處是聽勁。緊繃時聽不清對方,松了后肢體的感覺才靈敏。四是可以讓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被困。一撐勁對方就跑了。只有松得好才能順勢輕柔地控制對方。松不僅是肢體上的松,更重要的是意念上要松靜,要在意念的支配下達到全身通體的放松。每次打拳時要先多站一會兒,心中默想從頭到腳尤其是肩、腰、胯、肘、膝等幾大關節是否放松了,等感覺徹底放松后再開始起式。在行拳過程中甚至是推手時也要時時想想是否放松了,是否又繃緊了等等。如感覺繃緊了趕緊調整到放松的狀態。此外,松不僅是學拳練拳的一項原則或要領,還應當把它當作一種功來練,無論站、行、坐、臥都可以有意識地練習練習松。
圓。圓是對太極拳行拳運行路線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外形肢體要在腰的帶動下時時處處走圓,并且內部意氣也要走圓。
太極拳三十二目的太極圈、楊班侯的亂環訣講的就是圓。練太極拳的人一般都知道太極拳走弧線、劃圓圈。但可以說這種理解還僅僅是個皮毛,還沒有真正把握圓的精髓,即沒能突出圓的中心。
就太極拳的圓來說,腰是圓的中心。腰為軸、腰為纛、腰為主宰都可理解為腰是圓心。太極拳名家陳秀峰曾說:“太極拳是以腰玩手,旁門是以手玩身”。徐憶中講:光手動充其量不過是操,只有腰身帶手才是太極拳。王長興老師學拳時,白忠信老前輩就要求其時時以腰帶手,以腰走圓。從以上論述可看出,并非簡單劃個圈就是圓,而是由里及外地有目的地圓運動才是太極拳意義上的圓。具體來講,無論是打拳或推手,肢體要在意的指導下,在腰身的帶動下時時處處做圓弧型運動,要不鼓不扁,不出棱角,“無使有凸凹處”,“能如水磨摧急緩,云龍風虎象周旋”。凡是出棱角或凹扁時都是容易被對方利用的機會。同理,對方有棱角或凸凹時也是你進攻的時機。如對方大小臂夾角偏小時,你不用手抓,只需以掌輕貼其臂彎處就可使用捋。另一方面,走化是太極拳區別于其它拳派的一大特點。而走化的基本原理,就是以圓弧運動使對方攻擊我的來力變為與我的圓外一點的切線而使其落空,然后我再順其方向加上一個合力使之傾倒跌出。從這一點來說,不能走圓也就不會走化,也就掌握不了太極拳的基本要領。
再一個利用圓的實戰例子就是當對方攻我時,我在沾連粘隨的前提下通過前半個圓的運動卸去其攻擊力,然后乘其重心不穩或想回撤,或說舊力已去新力未來之機,揉合著他的力摻合著我的力,通過后半個圓將力還到他的身上,也可收到借力打力的作用。
為了把握好圓的運動規律,一是平時打拳時要謹記腰肩肘腕手等各處都走圓,處處能走圓,另一方面還要把自己想象為一個重心穩定,“立如秤準,活似車輪”的太極球。長期堅持這樣的訓練對于提高功力很有幫助。二是在練習太極推手或散手時要處處圓轉,不丟不頂,沾粘連隨。還有一點需說明的是,不僅打拳和推手要走圓,而且太極器械如太極劍、太極刀、太極桿等也要盡量走圓。當年王長興老師跟白忠信老前輩學太極桿時,白老前輩曾講:打太極桿時別忘了拳,太極桿的進退也要纏,也要走圓弧線,不能直來直去。
為使大家記住圓的重要性,這里編了個順口溜:太極功夫大家練,基本秘訣一個圓。陰陽轉換圓中找,克敵制勝一瞬間。
本文作者照片
勻。勻是對太極拳行拳速度的基本要求,即每招每式包括過渡式的行拳速度都要均勻,不能忽斷忽續、忽快忽慢。一趟拳從起式到收式要連環不停地勻速地打下來,“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
勻是楊式太極拳的重要特點,凝聚著楊家三代人的心血,是楊家對太極拳的貢獻。勻之所以重要一是勻有利于人體內部氣血的順暢,有利于內力的集聚運用,有利于內勁的增長和功力的提升。對于初學者和以健身為主要目的的人來說,時斷時續、忽快忽慢的練法很難練出渾厚的功夫。二是做到勻有利于防備對方的進攻。楊澄甫太極拳十要指出:外家拳的勁有起有止,有續有斷,舊力已盡,新力未生,此時最易為人所乘。做到勻可以克服停頓斷續。這樣對方就掌握不住我的動靜之機,也就無機可乘。三是做到勻可以把自己的進攻意圖隱蔽起來而不讓對方感覺到。常識告訴我們,勻速度的飛機、火車、汽車使乘客覺不出飛行器或車輛在高速運動,因而也就不去考慮防摔倒的問題。拳也是如此,做到勻才可能讓對方放松警惕,才能在自己走順而對方不覺時“拳打人不知”。相反,你擺好架勢去打人時往往打不成,因為人家在你擺架勢的過程中已發現你的意圖并做好了應對或逃跑的準備。
勻不僅要求行拳速度要勻,而且意念上也要求勻,就是意念不能斷,如進攻時有意念,防守時也要有意念;打拳推手時的開、放有意念,合、收時也應有意念。要做到勻一是在打拳時要時時保持勻速行拳。二是在推手時要舍己從人,不主動、不盲動,“隨屈就伸”,“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順。順是太極拳對身法的較高層次的要求,即無論打拳或是推手均要做到身法順、角度順和尺度順。身法順要求立身中正、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同時還要上下相隨、左右協調。如不偏不倚為順,左偏右斜、前俯后仰為不順等等。角度順要求全身上下要與打擊點保持順隨,如前弓腿的膝和腳尖與打擊手方向一致為順,左偏或右偏為不順;甚至眼睛看的方向與打擊手方向不一致也是不順等等。尺度順的基本要求是無過不及,如我的四肢在我的重心圈內且不鼓不扁為順,出圈或彎曲別勁則為不順等等。
只有做到順才能處處“得機得勢”,“隨轉隨接”,“八面支撐”。相反如果不順時則易被別人利用。老輩人有“挨打架”的說法就是指其拳架不順。
太極拳打人時也可能是被打時,關鍵就看對峙雙方誰更順。在推手時如果發現對方有不順的地方時要想法讓他更不順,如他歪斜時則讓其更歪斜,出圈時則讓其更前傾,扁了時順勢將其勁堵回去等等。
王長興老師特別強調順。他曾多次告誡弟子們:啥時候也要順,不順時要化,通過化轉背為順;對方化背為順后自己也要跟著轉換;一直能做到順就“漸入佳境”了。
整。整是太極拳對發勁的基本要求,即發勁時要在意的指導下做到由腳而腿而腰而手一齊到,是全身的勁而不僅僅是手上的勁,同時也指打完人時全部的勁送到對方身上而不滯留于自己體內。
整的反面是散。手到身不到,左到右不到,形到意不到等等都是散。自己在散的狀態下是不能打人的,即使打也是軟弱無力的,是不能奏效的。整體現在剛、攻、開、發上,而走化時則不一定求整。
太極名家陳微明曾講走化時要散。白忠信老前輩掌握整勁非常好。他生前曾多次講:打人時想怎么打能怎么打,想打幾步是幾步才算好功夫。
白老前輩打人時通常用三種方式:一是長打使被打者跌倒;二是讓被打者晃晃蕩蕩但不摔倒;三是打出后等被打者快倒時急步上前以手拽住。白老前輩曾講,如想打三步打了三步是好功夫,想打三步打了兩步或想打兩步打了三步都不是好功夫。太極拳三十二目中有“太極尺寸分毫解”。只有聽勁和整勁達到一定功夫后,才有可能向由尺而寸,由寸而分,由分而毫邁進。
要做到整關鍵在于平時的練拳。一是每式每動都要練就手到身到步到的習慣。二是做到全身協調,“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全身動作皆為打式服務,如按手時前弓腿后蹬腿都要為按式服務,包括臀部也要前送而不能后撅等等。三是做到以意引導,神氣飽滿。如果缺乏意的引導,發出的勁可能是局部的勁,也可能是發出部分勁滯留體內部分勁。為此練拳時要在意的引導下運動。每個定式時不僅身形要正確,而且意氣也要飽滿。
總之要做到整必須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神意俱備。
五者的關系。松圓勻順整是在前人太極拳拳理拳論統帥下的既互相聯系又有區別的統一整體,它們共同作用,成為修練好太極拳的基石。五者誰也離不開太極拳理,是對太極拳理的細化具體化。
說它們有區別主要在于每者之間各有側重。如圓重點講行拳的路線,勻重點講行拳的速度,松和順重點是對身法的要求,整重點是對發勁的要求。說它們互相聯系是指每者之間不能截然分開,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
如松是最基礎的東西,沒有松的圓和勻是生硬粗劣的圓和勻;同樣順和整也做不到。再如,圓應當是勻速度的圓,是周身協調(也就是順)的圓。另外從“無使有凸凹處”上講,它既可以理解為圓,也可以理解為勻。再如發勁整時身法肯定處于順的狀態,如果身法不順必然做不到整。但不能反過來說只要順了肯定就能整,因為兩者的內在要求畢竟還是有區別的。
總之,松圓勻順整是練好太極拳的基本要領,對于練好太極拳架,提高太極拳推手、散手和太極器械水平及增長內功等都很有幫助。由于筆者水平有限,對五字要領只能做如上簡單論述,希望大家在練習中不斷揣摩體悟提高。
- 上一篇:淺論太極拳理
- 下一篇:太極十要——淺談分虛實